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上海田子亚博yabo|88登录坊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就有一些专门从事艺术、设计的创新者自发性挤满到莫干山路、泰康路、昌平路、福佑路的老厂房和仓库,专门从事文化创意活动。到2013年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大约130万人,构建增加值2500亿元,占到全市GDP的比重为11.5%。上海市87个创新产业核心区区构成“一轴(延安路城市发展轴)、两河(黄浦江和苏州河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带上)、多圈(区域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地)”的空间布局。总结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可以显现出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升级的一些经验和趋势。 作法与经验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最先是由一些企业改建杨家厂房自发性运营的,这种模式成本低、可拷贝,但也有弊端,如短期利益平等主义有可能导致园区功能异化、同质化竞争等。经过近10年的优胜劣汰,园区在较慢的数量扩展和前期的“筑巢引凤”后,更为侧重内在的发展质量,渐渐思索出有几种运营模式: 一是相结合主导产业核心区企业打造出产业链。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4类主导产业:设计策划类、艺术创作和展出类、技术创新和服务外包类、时尚和休闲服务类。在一个核心区区内,一个行业的产品,可以作为另一个行业的投入品。比如,设计研发产业的产品可以作为动漫游戏产业的投入品,而动漫游戏服务又可以作为影视产业的素材,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生产量水平。 二是专心产业细分,构成品牌特色。以创意设计产业为事例,已细分为时尚设计领域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时尚产业园、尚街、2577创新大院等;软件创意设计领域有张江文化科技创新产业基地、虹桥软件园;建筑设计领域有八号桥、文定生活、创邑金沙谷;视觉艺术领域的映巷创新工场、M50创新园等。 三是相结合产业基地引导园区和产业整体同步发展。